信件编号: | 来信时间: | 2016-11-20 19:53 | |
---|---|---|---|
信件类型: | 咨询 | 姓名: | 刘先生 |
内容: | 四川省通江县澌波乡苟家湾村猫儿垣古迹保护申请 申请事项 将四川省通江县澌波乡苟家湾村猫儿垣列为古迹保护地 保护对象 一、双斗桅杆 刘金纶(1790年-1795年)进士功名纪念构筑物。 数量:1对。 位于猫儿垣大院内。 建于乾隆后期。 含底座高7米至8米,全石材,底座和斗的各个侧面都雕刻精美图案。在通江县乃至巴中市都属于稀有。 现状:2008年地震影响较大,导致其中一斗破损,掉落1半,另一半随时可能掉落,可能发生生意外的危险性高;民众不具有保护意识和保护措施。200多年桅杆及周围的时刻受到多次破坏,雕刻精美的石狮已被遗落埋没。 二、刘金纶墓(乾隆恩赐匾) 刘金纶墓位于猫儿垣小地名湾湾的。 墓室顶部镶嵌石刻“恩赐世祚其祥”。 位于刘金纶墓室顶部。 现状:由于已有200多年历史,未进行过有效保护,墓室变形,周围装饰石刻毁坏较多。墓碑字迹逐渐风化。 三、山坝 是刘卓清、刘恒春、刘恒春等人的墓地; 刘卓清、字立夫,皇清敕封修职郎;刘恒春、字久臣,皇清例诰赠修职郎,同室孙氏敕封为孺人 位于猫儿垣大院子上方; 规模大、雕刻精美; 现状:风化厉害,被多次破坏,1.6米高石狮两座也有被破坏。 保护意义 是通江县罕有的,具有较大的地方历史、艺术保护价值; 是启发爱国热情和凝聚民心的真正民心工程; 是现成的建设特色传统村落可快速开发的项目; 可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地方经济具有极大吸引力的保护项目; 猫儿垣古迹可与周边古迹(如洪口将军碑、荔枝古道)组成估计群。 现状 村落建设缺乏规划,村民又缺乏保护意识和措施,村民的建设对古迹造成再次破坏的可能行极大; 村民缺乏大局意识,私自乱修乱建,原本错落有致的四合院被钢筋混凝土洋楼吞噬; 地下埋没有古迹的可能性大,村民不具有鉴别和处理能力; 缺乏保护资金,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的投入。 | ||
答复情况: |
答复单位: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答复时间:2016-11-22 19:53
答复意见: 尊敬的刘先生: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巴中市文物事业的关心和关注。您在巴中文化交流网站“局长信箱”反映《将四川省通江县澌波乡苟家湾村猫儿垣列为古迹保护地》的信件收悉,现回复如下: 接信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通江县文物局委派专人进行了现场调查核实,经调查发现,你所反映的猫儿垣残存石质桅杆、刘姓家族墓数座,为清晚期墓葬,距今200余年,情况属实。但受自然和人为影响,现保存状况较差。 2016年12月国家已将通江县澌波乡苟家湾村公布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进行集中保护,综合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根据其保存现状和传统村落保护需要,我局建议由通江县澌波乡人民政府牵头,在通江县住建局、通江县文物局的指导下编制苟家湾村保护规划,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争取国家资金投入。 再次感谢您对巴中市文物事业的关心关注,谢谢! 巴中市文物局 2016年1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