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 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 建议提案

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24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4-08-26 09:19 来源: 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市政协提案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24号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迅速确定了办理方案,落实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负责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快在主要景区挖掘和植入文化元素

  一是积极推动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融合互动。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明确大力实施“一市四区三地”发展战略,做优做强文旅融合发展区,致力建设文旅融合和全龄康养胜地,将文旅康养产业纳入“5+2+3”产业体系,作为全市2大优势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红色文旅、旅居养老、康养建筑3个细分产业赛道。制定《做优做强文旅融合发展区实施方案》《巴中市文旅康养产业推进方案(2024—2035)》《巴中市红色文旅产业赛道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绘制产业发展全景图、细分赛道产业图谱、产业发展路径图、产业招商图谱等“四图三库”,构建“1+1+3+10”的政策体系,推动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深度融合,引领文化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历史文化传承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川陕片区红军文化公园建设,编制完成巴中市南龛山、得汉城试点方案。实施川陕省工农总医院旧址、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等保护工程,进一步改善红色遗存保存状况。实施南江县博物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程,为馆藏文物创建“洁净、稳定”保存环境。成功向中宣部申报免开革命类博物馆8个,创作川剧《红漫巴山》和话剧《无处不青山》等红色剧目,音乐剧《我的两万个兄弟》获四川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三是加强与高校合作共建。文旅示范区与中山大学签订《中山大学 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合作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协议书》,在文旅示范区设立“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每年定向优选培养文旅康养产业英才5名以上、产业优才50名以上、产业英专才培训200人次,增强文旅示范区产业发展人才和智力支撑。持续加强与成都理工大学、省社科院合作,联合举办巴中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针对红色文旅、旅居养老、康养建筑等细分领域开展专题辅导培训,培训人员超200人。

  四是打造旅游演艺和文化展示项目。应用裸眼3D、全息成像、水特效、AR互动等科技光影技术,在光雾山、恩阳古镇等景区,打造《梦境光雾山》《恩阳船说》《银耳传奇》等一批数字化、沉浸式旅游演艺剧目,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梦境光雾山》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全国首批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引进光雾山地质博物馆文旅元宇宙项目,投资2亿元,打造文旅示范区文旅元宇宙IP,光雾山·诺水河地质公园博物馆数字体验馆和数字文创商品、数字藏品。

  五是丰富文化展演展示活动。组织开展“非遗传承 入‘景’有‘戏’”巴中非遗文化进景区活动,巴山背二歌、翻山铰子、川剧变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庆磁器口巡游路演,展示巴中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底蕴,让更多游客了解巴中、走进巴中。在平昌县白衣古镇启动2024年巴中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推出非遗展演、技艺展示、文创产品展销、非遗美食集市、非遗直播、非遗成果展览、非遗体验打卡等一系列沉浸式“非遗大餐”,生动诠释“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活动主题,尽展巴中市非遗项目的风采与保护成果,为现场游客献上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盛宴。举办历代文人咏巴中诗文书法小品展、金华书画艺术交流展等艺术展。

  二、加快推进城市文旅项目开发

  一是致力打造“四龛护城”文旅品牌。市委市政府印发《巴中市打造“四龛护城”文旅品牌工作组分工方案》,由市政协主要领导挂帅,成立规划编制、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展示利用、宣传阐释、文旅融合等6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推动工作,以南龛、北龛、西龛、东龛石窟等为重点,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核心区,打造石窟文化公园、微景观,推出巴中石窟文物主题游径(线)。目前正在编制“四龛护城”规划,策划包装巴中市“四龛护城”保护利用项目。

  二是大力推进城市微景观景点建设。系统梳理城市文化脉络,依托巴城魁星楼、西龛佛爷湾、飞霞阁、凌云塔等文化地标,加快建设群众家门口的城市文化街角公园、口袋公园等微型景区景点,把城市的金边银角打造成有温度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目前,该项工作已在8月21日全市文化体育旅游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

  三是加快推进城市文旅综合体建设。加快实施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巴山夜语智慧文旅融合示范项目、伊索寓言文旅主题乐园、“幸福苏山”文旅康养综合体、米仓文化遗址公园等一批城市文旅综合体建设,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4400万元,培育发展影视娱乐、文化演艺、数字文创、城市漫步等新兴业态,推动城市文旅高质量发展。

  四是积极招引打造文化演艺剧目。深度对接北京当红齐天国际文化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力方数字科技集团,拟分别在南龛山庆典广场打造红色文化演艺项目和提升打造晏阳初博物馆,充分展示巴中历史文化。同时,出台《巴中市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措施》,鼓励依托旅游景区、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打造富有市场活力、文化艺术、民俗特色、较强影响的演艺剧场、演出场景,对全年演出达到150场(次)、演艺营业收入达到300万元的演艺剧目经营主体,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

  三、加快培塑我市“清凉巴中·森林氧吧”康养品牌

  一是加强森林康养品牌培塑。近年来,全市依托丰富森林资源、优良生态环境、深厚人文底蕴,加快精品康养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独具巴中特色和魅力的森林康养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个、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19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6个、省级森林(康养)人家49个。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获得“四川省首批国家级森林氧吧”“四川省十佳国家级森林氧吧”“群众喜爱的四川省十佳森林氧吧”等称号。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中国森林养生基地”、空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中国森林体验基地”。

  二是不断丰富森林康养产品。注重药食养生,依托市内丰富优质的中药资源,将中医药大健康养生与森林康养有机融合,围绕丹参、芍药、杜仲、黄精、金银花、川明参、天麻、枳壳、川佛手等优质药食同源中药材,开展药食同源衍生产品研究,研发一批药饮、药膳、药酒、药膏等系列衍生产品,提高中医药产业附加值,延伸森林康养药食产业链条。推进医养结合,加强森林康养医院、森林康养康复中心等医疗机构建设,支持医务人员到森林康养基地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将森林康养疗养应用于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实践,促进森林康养医疗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深挖“森林康养+”,指导康养基地、企业挖掘传统文化,注入乡土情结和地标特色元素,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开发“森林康养+休闲”“森林康养+运动”“森林康养+娱乐”等多元森林康养产品。

  三是加强森林康养品牌营销。将森林康养品牌营销纳入文旅康养产业品牌整体规划,先后赴西安、广州、重庆、厦门、郑州等地开展宣传推介活动18场次,采取巡游路演、剧目展演等方式,进高校、进景区、进商圈推介森林康养、避暑度假等拳头产品,活动全网曝光量超6000万次。借力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推出米仓山康养休闲、天马山森林康养旅游、云顶茶乡康养度假旅游等一系列森林康养产品,举办天马山森林音乐节、光雾山徒步挑战赛等活动,推动巴中森林康养品牌创新出圈。

  衷心感谢您对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热忱欢迎您继续关注、支持我们的工作!

  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2024年8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