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45号提案答复的函
石含兵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强文旅康养产业构建山区型旅游门户样板的建议》(第145号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充分吸纳您的建议意见,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全市依托丰富森林资源、优良生态环境、深厚人文底蕴,加快精品康养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独具巴中特色和魅力的森林康养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6个、省级森林(康养)人家49个。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获得“四川省首批国家级森林氧吧”“四川省十佳国家级森林氧吧”“群众喜爱的四川省十佳森林氧吧”等称号,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中国森林养生基地”、空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中国森林体验基地”。
二、以品牌创建争取支持。坚持以创促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环境,已成功创建南江县光雾山天府旅游名镇、通江县中坝村天府旅游名村、燕栖堂天府旅游名宿,正加快推进通江县诺水河天府旅游名镇创建;光雾山景区成功创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联合南江、通江创建的省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在2023年12月顺利迎接省厅专家组验收。系列品牌创建为承接更多国省资源提供了可能。下一步,将加快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以国家级品牌优势承接更多国、省政策,做大文旅经济增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以文化挖掘打造IP。以发挥示范区文旅资源特色优势、丰富文旅康养业态为核心,启动文旅康养创意产品创新设计制作工作,开发一批特色养生礼盒产品、实用性文创商品,目前10余件礼盒产品设计初稿已完成,正加快独具光雾山特色的logo设计。推动在示范区国省干道沿线、微空间中植入文化元素,打造入区印象“第一眼”。持续提升《梦境光雾山》演艺品质,探索丰富“旅游+音乐、旅游+演绎、旅游+品牌发布”等文化旅游活动,用好、用活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示范区文化IP逐步塑造提升。
四、以科技应用创新赋能。科技应用是光雾山、诺水河景区的短板,我们认真思谋,对标补短,今年已启动数字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拟搭建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系统,实现旅游管理智能化、品质化。下一步将探索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光雾山诺水河地质公园博物馆、空山战役纪念馆、《梦境光雾山》等场景对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拓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元宇宙等技术应用,打造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拓展与中山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范围,支持智慧旅游研究和成果应用转化,深入推进智慧旅游领域发展。
五、以跨界合作强化宣传。与西安海外旅游公司开展初次合作,引入第一批游客700余人,拟进一步合作开展康养基地建设项目。正在对接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依托携程集团在品牌、产品、流量、渠道、数据方面的优势,推进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旅游业态创新、乡村旅游互动融合发展、科技赋能旅游、开拓入境游和国际市场等方面合作。计划红叶节期间在东南亚等国家开展入境推介,进一步扩大光雾山诺水河国际影响力,为景区发展提人气、增名气。
六、以业态创新强化体验。文旅示范区立足文旅康养优势产业,深入推进“文旅、康旅、体旅、农旅、研旅、工旅”6大产业融合发展,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为载体,重点打造牟阳森林天街、千年米仓水街、梦回桃园民宿集群等一批引领性文旅项目;以打造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为抓手,大力发展森林山地运动和水上休闲运动,积极申办马拉松、小轮车等国际性精品赛事;推出红色文化、地质、非遗、自然、三国、古蜀等主题研学
基地、精品路线及优秀课程,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研学产品。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强对山泉水、风能、矿产利用,不断增强文旅示范区的示范效应,提升光雾山诺水河市场竞争力。
七、以影视创作拓宽渠道。一方面紧抓“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整合示范区“行政与市场”资源,策划营销专案,拟在今年7月拍摄光雾山微短剧,在剧情中将融入光雾山景区文创产品、农特产品等元素,以新的方式扩大宣传。另一方面发挥协会力量,陕西省摄影协会4月28日在光雾山景区举行“光雾山摄影创作基地”授牌仪式,摄影创作基地的挂牌将带来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我们将继续加大与摄影协会、影视协会、作家协会、美术协会等协会的对接合作,争取更多创作基地落地光雾山诺水河。
下一步,我们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落实提案有关建议。
(一)持续提升森林康养基地。结合我市森林资源禀赋与康养市场需求,发挥已建好的森林康养基地示范引领作用,重点提升改造一批功能显著、设施齐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森林康养基地。持续完善森林康养基地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划分森林康养区、体验教育区、综合服务区等内部功能,探索开展“森林+静心修养”“森林+深度睡眠”等森林康养服务。
(二)探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探索在符合条件的森林康养基地开设健康管理中心,鼓励各县(区)医院依照规定经审批在各类康养基地开展服务,支持有相关资质的医师在各类康养基地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开展慢病预防、中医调理养生、康复护理等健康服务。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康养基地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支持康养基地与各类睡眠、肥胖、脊椎康复等亚健康及慢性病研究机构开展投资合作、技术合作、营销合作等。
(三)强化文旅宣传。支持森林康养基地(企业)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利用“两微一抖一快”等网络媒体,强化包装营销宣传;鼓励森林康养基地(企业)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类文旅推介活动,注重加强与周边省市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客源共享、营销联手、抱团发展,提升我市旅游影响力,加强与知名网络媒体和旅游达人合作,强化线上线下营销。精心谋划“巴中”热点,讲好“巴中故事”,发出“巴中声音”;紧盯重庆和西安两大市场和银发族这一特定群体,办好“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夏季森林音乐会”等节庆活动,邀请国内知名养生专家、医学专家、知名文化旅游管理人员参加,积极宣传推介,全面提升巴中康养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持续加大光雾山诺水河资源整合力度。整体规划、整体布局,持续丰富业态,不断提升游客体验,以建设践行两山理论示范区为统揽,高水平打造国际休闲度假目的地和文旅融合发展创新高地,引领巴中文旅经济跨越式发展。
感谢您对我们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202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