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8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李晓兰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慢旅游产业的建议》(第289号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充分吸纳您的建议意见,积极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提升服务是保障”的建议
一是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全域旅游理念引领国土空间、交通运输、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规划布局,编制《巴中市全域旅游规划(2018—2035年)》《巴中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集中优势资源核心力量,分阶段、划梯次推进重点文旅品牌建设和项目实施,市域5个县(区)全部入列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是高质量编制交旅融合规划。全市已编制完成《巴中市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4-2030年)》,依据规划,全市将加快建设“一环”:发挥内部快进功能,形成串联光雾山、诺水河、王坪景区、白衣古镇、恩阳古镇五大核心景区的巴中全域旅游环线,实现游客在市域各旅游核心区域间的快捷转换。“两联”:通过南江—王坪和通江—诺水河联络线沟通主环,强化中部区域十字交通,形成巴中中部的南北向联络线和东向联络线。“三向”:通过铁路、高速公路、民航机场联动成都、重庆、西安三个主要方向的域外游客,强化与“大蜀道、大九寨等旅游区域的快进联系。预计“三向”对外大通道在“十四五”末达到12条,形成巴中与成渝西2小时旅游交通圈。“四线”:强化核心景区与周边景区间交通互联、发展互动构建以“米仓大道山水环线、蜀道红路、巴人文化康养环线、悠悠水乡环线”等旅游风景道为主的慢游体系。预计“十四五”末“四线”基本畅通2条,启动旅游化改造提升2条。
三是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开通了光雾山(米仓山)景区旅游专线、通江至巴中高铁东站红色旅游专线;全市提升打造旅游集散中心6处、旅游咨询中心(点)40余处,新增(改建)旅游厕所434座,提升和完善旅游标识标牌1700余块;全市A级旅游景区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视频监控全覆盖;重点A级旅游景区配备电子讲解设备、智慧旅游一体机(终端)、智慧旅游电子触摸屏、智能停车场、智慧票务系统、智慧厕所电子显示屏等设备;山水化湖、恩阳古镇、九寨山等景区为游客提供VR全景导览,实现线上“云游”;光雾山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实现对红叶指数、车流量、游客流量的实时监控,及时向游客推送天气、交通、人流综合服务信息。同时,恒丰饭店、江北宾馆等50余家旅游饭店开通自主APP(公众号)预订平台,为游客提高客房预定、在线咨询等多元化线上服务。
二、关于“融入新村建设是突破口”的建议
一是建设农业园区,强化产业互联互融。聚焦茶叶、南江黄羊、巴山肉牛等特色产业,加快品种选育、标准化种养、产品研发等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慢旅游产业提供充足农特产品。2023年,新(改扩)建巴山肉牛适度规模养殖场107个,建成直营店13家、美食街1条、主题馆1个;建成南江黄羊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新(改扩)建南江黄羊适度规模养殖场51个、扩繁场1个、南江黄羊大酒店1家;改造低产低效茶园4.6万亩,新建茶叶初加工厂10个,茶叶产量达1.5万吨、同比增长9.5%,14个茶产品获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茶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9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星级7个、市星级33个;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通江银耳)、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恩阳芦笋、南江黄羊、平昌茶叶、通江银耳、通江青峪猪)。
二是推进实施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三生相融”理念,充分依托花、果、蔬、渔、林等特色产业资源,坚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打造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休闲需求的消费场景,创建一批农旅融合、产村联动的特色镇、村。平昌县邱家镇、恩阳区下八庙镇成功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平昌县铁城村成功创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平昌县龙尾村、石龙村、双城村以及南江西厢村、恩阳区万寿村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南江县杨坝镇罐坝村(南江黄羊)、恩阳区关公乡西南村(刘家坡葡萄)以及平昌县涵水镇幸福村(江口青鳙)、鹿鸣镇燕山村(绿茶)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市累计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2个、巴山田园综合体98个、1125个行政村达到幸福美丽新村标准。
三是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镇4个、天府旅游名村4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7个、“天府旅游名宿”2家、培育地方品牌“巴山民宿”49家;跨县(区)建成串联玉湖长滩—西厢记忆—云顶茶乡—灵山灵韵—百里花廊—云上青山等旅游景区的乡村旅游带4条300余公里,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条;依托传统村落非遗、民俗文化,打造巴中皮影非遗工坊、巴山根雕(巴州)非遗工坊、胡婆婆豆干非遗工坊、蜀绣非遗工坊等非遗工坊32个,巴中皮影戏体验基地、巴中巴州曲艺体验基地、巴山背二歌非遗传习所等非遗体验基地、传习基地(所)50个;驷马镇双城村依托“父亲”文化底蕴,以“山里的水乡 父亲的村庄”为形象主题,融入美术、教育元素,打造民宿集聚群。南江县西厢村“三生相融促振兴 歌画西厢焕新颜”荣获“第四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可推广的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三、关于“做长产业链是根本”的建议
相继落地百里花廊·云上青山农旅融合示范园、云顶茶乡文旅康养综合体等产业链项目。巴州区天马山康养休闲文旅融合提升等10个项目纳入全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库。南江华润希望小镇入列2023年文旅融合示范项目,获得省级资金支持800万元。平昌县白衣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开发项目等3个文旅项目获评首批“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天马山森林康养旅游项目(二期)、玉湖休闲康养旅游度假区、三十二梁文旅康养社区等一批重大康养旅游项目建设。
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巴中市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4-2030年)》落地执行,把握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的《39个欠发达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项实施方案》等利好政策,用好用活上争支持工作机制,持续加大文旅项目推进力度,切实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感谢您对全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关注,期待各位政协委员继续提供宝贵工作建议意见。
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202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