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牟柯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倡树文明新风,弘扬移风易俗,共度文明、健康、平安、祥和、友爱的新春佳节,已成为这个春节的“主流”之一。
乐享传统民俗
共度“喜庆年”
璀璨巴城不眠,龙腾虎跃迎春。2月7日,由巴州区举办的“巴城记忆·龙跃新春——2024年新春游园会”在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盛大开园。据悉,在龙年春节期间,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巴山夜语智慧文旅项目、巴城江南中轴线等文旅融合项目登台亮相,营造了浓郁节日氛围。
丝厂华丽蝶变,巴城记忆犹新。大年三十下午,记者来到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区(原丝厂),巴州区图书馆正在这里举办“灯影谜语”赏花灯、猜灯谜活动。市民们携家带口,兴高采烈地参与到这场灯谜贺春的传统文化盛宴之中。大家三五成群围在一起,或独自思考,或低声讨论,每个人都沉浸在猜谜乐趣之中,猜中后纷纷领取了日用品小礼物。
今年春节,巴州区还同步实施了“巴山夜语智慧文旅项目”。在巴城南阳大桥至大佛寺廊桥18公里的巴河两岸,打造了巴州缘起、巴适山水、王府商韵等声光电影景点10余处,综合配套水上巴士,重现巴州千年历史,培育身在画中、畅游千年的“巴河夜经济新场景”。
此外,在春节期间,不少市民还前往了南龛山中轴线。巴城中轴线南起南龛山,北至望王山,其中,“天开金榜”“金榜挂印”“玻璃栈道”“千年古刹”等景点成为市民登山休闲的几大看点。
弘扬志愿精神
共度“暖心年”
“新年快乐!爷爷奶奶,我们来陪你们过年了。”2月12日,大年初三,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走进巴城回风龙湖园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独居、空巢老人送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一大早,青年志愿者就来到服务中心,为老人们按摩、推拿、剪指甲,还整理房间、打扫卫生,与他们促膝谈心,服务中心传来阵阵欢笑声。“这个春节很开心,志愿者帮我梳头、化妆、把我打扮得很漂亮,同房间的都说我年轻了10岁,这些娃娃就像家人一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78岁的张婆婆开心地说。
为了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气氛,青年志愿者还和老人一起做游戏、擀皮包饺子。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便端上餐桌。“人老了就怕孤单,大过年的,你们能来陪我,我特别开心、特别高兴。”张阿姨说完就用袖口沾了沾眼角的泪水,然后夹起热气腾腾的饺子说:“来,让我尝尝你们包的饺子。”大家围坐在一起,脸上都挂着笑容,养老院内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文明返乡出游
共度“欢乐年”
“出游讲礼仪,入乡要随俗,旅途之中我们要多看美景,保护生态环境,遵守公共场所秩序……”2月14日下午,来自重庆的市民张先生带着妻子、儿子在巴城望王山运动公园游玩,张先生一边散步,一边告诉儿子,吃完的零食口袋要不能随地乱扔,不能践踏草坪。“我是重庆人,妻子是巴中人,今年特意在巴中过年,这里的风景真漂亮啊!”张先生说,文明是旅行的必需品,不管到哪里,他都会与家人一起践行文明出行的理念。
在南龛山景区的人流中,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格外显眼,他们手持文明旅游倡议书等宣传内容,以发放宣传页、提供咨询服务等形式向游客介绍文明旅游知识,传播文明理念。在宣传文明旅游的同时,志愿者还自备铲子、夹子等工具,开展垃圾随手捡活动,以实际行动引导市民文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