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晚,华灯初上,南江县集州街道杨家河社区灯光篮球场热闹非凡,2025四川巴中南江“羊”BA篮球擂台挑战赛开赛仪式在此启幕,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热烈。开赛仪式上,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非遗节目接连登场。
这场以体育为平台、文旅为核心的盛宴只是我市文体旅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对旅游的热情持续高涨。漫步巴城街头巷尾,文旅新场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各类别出心裁的新活动令人应接不暇。从大型文旅演艺活动,到小众特色文化展览,每一处新场景、每一场新活动,都彰显出巴中文旅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充沛活力。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2024年秋天,全国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巴中。
10月8日,第二十二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以破纪录的姿态惊艳亮相。据统计,此次光雾山国际红叶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927.15万人次,同比增长51.56%;全市旅游消费总额78.49亿元,同比增长56.07%;光雾山片区累计接待游客78.42万人次,同比增长33.41%,实现海外游客组团“零的突破”和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游客组团全覆盖。
12月21日,第十届四川光雾山国际冰雪节接续热度。随着燕子岭索道的建成和户外滑雪场的升级,昔日“冬游淡季”变身“热血沸腾”的旺季。主动赴成渝西等城市开展的“冰雪巴中”推介会成效显著,冰雪节期间酒店预订量同比翻番,“南国北雪”的独特体验成为新卖点。
活动是文旅工作的重要载体。今年,我市坚持以活动带动文旅工作的开展,以活动带动旅游人气的提升,锚定“月月有活动、场场有特色”的目标,以“春之脚步、夏之欢歌、秋之喜悦、冬之暖阳”为主线,精心策划并推出了2025年节会赛事活动矩阵。
一项项活动的举办,使文旅工作有了抓手,游客游玩有了载体,巴中文旅也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局面。
除此之外,体育赛事也为巴中文旅增色。
去年9月的自由式小轮车联赛上,选手们在光雾山特制赛道上的腾空翻转引爆社交媒体;恩阳河畔的中华龙舟大赛则再现“千帆竞渡”的壮观场景;更令人瞩目的是11月举办的2024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CADC),来自全国高校的航空航天模型在巴中天空划出创新轨迹。
在开展各种活动的同时,我市还以厚重的历史文化为依托,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精品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同时,与市内外旅行社、旅游企业联动,推广精品旅游线路,留住本地游客,吸引外地游客,炒热了巴中旅游。
如今,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正奏响文旅融合的华美乐章。
文化惠民成效显著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一座城市的文化,不仅是其独特的印记,更是城市的精髓与灵魂所在。文化宛如绵绵细雨,于无声无息间润泽着市民的心田。漫步巴城,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每一角落都展现着文化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我市艺术创作领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精品佳作不断涌现,共同谱写着城市文化发展的华彩乐章。自去年起,我市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成果丰硕。新创作的川剧大幕戏《玉簪记》、儿童剧《光雾森林奇遇记》等28件文艺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116件书画美术作品风格各异,展现了创作者高超技艺与独特视角,为城市文化艺术宝库增添了璀璨明珠。
文化交流犹如一座坚固的桥梁,跨越地域界限,将不同地方的人们紧密相连,极大地促进了各地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2024年我市文化交流成果斐然:川剧《玉簪记》《打神》成功入选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剧目,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展现了川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川剧《抢碗》荣获国家级“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荣誉称号,得到了全国的认可与赞誉;舞蹈《追梦》登上中央歌剧院的舞台,参加“为人民绽放”国家艺术基金优秀资助节目展演,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我市的艺术风采,让更多人领略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文化惠民,为百姓的幸福生活“加码”。
1月8日,2025年巴中市元旦春节期间送文化下乡活动在南江县公山镇石矿村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开场舞蹈《盛世花开》旋律响起,欢快的节奏、优美的舞姿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也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1月14日,送文化下乡的脚步不停,又走进了巴州区天马山镇安家坝村,将一场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实用易懂的理论政策知识以及贴心暖心的文化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这些节目特别接地气,演员的表演十分精彩。这可是我们村头一回组织观看这么热闹的文艺演出,大家伙儿今天都高兴极了!”86岁的安家坝村民赵桂珍满脸笑容,兴奋地说。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送文化下乡、“精品剧目进巴中”“戏曲进乡村”等活动场次累计超过500场,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全市6个图书馆、6个文化馆、1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目前,全市第一批次84个乡镇文化站已达到省级等级站以上标准,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文化服务,让文化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文旅市场持续火热
“正月初三那天逛了恩阳古镇,一路风景如画,还深入了解了巴中的历史文化,身心都得到了放松。”这个春节,来自广安的游客易雪趁着假期,和家人在巴中进行了一场为期三天的惬意之旅。
在易雪看来,巴中巧妙地将文化与旅游融合,二者相辅相成,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让游客不由自主地想要停下脚步,慢慢品味。“我们全家都对古镇的游船项目赞不绝口,绚丽灯光与悠扬音乐相互交织,让人完全沉醉其中。”易雪回忆,演出将巴中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完美展现,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春节期间,全市29家对外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47.3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34%,实现门票收入1417.08万元,同比增长6.49%。全市图书馆、文化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接待9.58万人次,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我市深入挖掘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稳步推进文旅项目建设。自去年起,陆续实施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云顶茶乡文旅康养综合体等45个文旅融合项目,这些项目将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旅游设施与服务中,为游客带来了更具文化内涵的旅游体验。
与此同时,我市高度重视品牌建设,通江县诺水河镇、南江县长赤镇龙泉村、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成功获评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巴山美村”私汤度假区民宿也荣获“天府旅游名宿”称号。此外,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四龛福城”文旅品牌,印发《巴中市打造“四龛福城”文旅品牌三年行动计划》,让巴中成为“出游必选、旅途必经”的国内外旅游名城。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巴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品牌效应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巴中文旅正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坚定有力的姿态,向更高目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