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润文旌

——巴文化传承与发展

发布日期:2025-04-23 10:36信息来源:巴中日报 【字体:  

巴中融媒记者 翁凯

在米仓古道的青石板上,回响着巴人迁徙的足音;在恩阳古镇的飞檐翘角间,凝固着千年文明的密码;在巴山夜雨的吟唱中,流淌着血脉相承的精神图谱。

作为巴文化重要发祥地,巴中正以文化自觉的担当,开启一场跨越三千年的时空对话,让沉睡的文化基因焕发时代生机。

巴文化虽是区域性文化,却是我们巴人的精神根脉。而记载着历史、镌刻着记忆的文物资源就是我们探寻巴文化的“活化石”。

1 让古老文明在当代“活”起来

如果一种文化不能“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那么这种文化就是空洞的、抽象的,难以被受众接受。只有将这种文化“符号化、产品化”,制造传播载体,这种文化才能具体地呈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

琴弦震颤间,文明自有重量。四川扬琴《守望》让牡丹奖奖杯折射出巴山茶韵的微光,《蜀道》的群星奖奖牌上仿佛还回荡着米仓道的马帮铃响,《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捧起山花奖时,书页间抖落的不是尘埃,而是巴人千年的歌哭悲欢。

这些闪耀的国家级奖项,是巴文化从民间土壤拔节生长的勋章,更是文明基因在艺术熔炉中淬炼成金的见证。

在巴中,文化传承从来不是玻璃展柜里的标本。巴文化“五进”活动让《巴渝舞》的铿锵鼓点响彻校园,孩子们用童声吟诵《竹枝词》,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制作剪纸;“巴人文化艺术节”更是将巴文化从静态保护推向动态传承;南江县大型音乐舞台剧《巴山夜雨》用“古道、夜雨、巴山”三个重要意象,串联巴文化、生态文化、古道文化,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文明脉络。

在这里,每一片剪纸都是流动的博物馆,每一场演出都是行走的文明课。当巴文化从古籍里的字符化作竹编纹路,从史书中的记载变为剧场里的沉浸式雨幕,古老文明便真正找到了与现代生活对话的密码——不是生硬的嫁接,而是像盐入水般,让文化基因悄然溶解在日常晨昏、浸润于时代血脉。

2 当巴文化遇见“文旅+”新赛道

巴河浪涛奔涌如千年文脉,当皮划艇桨影划破2025年春日的波光,一场“体育基因”与“文明血脉”的对话在巴中展开。4月19日至20日,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首站于此鸣笛,选手劈开浪花的瞬间,恰与古代巴人“操舟逐波”的勇者精神遥相呼应——这条以“巴河逐浪”为魂的赛道,既是竞技舞台,更是流动的文化长卷。

桨声与涛声共鸣处,“四龛福城”如天然画屏。当运动汗水滴落巴河,激荡起的不仅是水花,更是巴人千年耕战、诗意栖居的文明回响。这场“以赛为笔、以河为纸”的盛事,让拼搏精神与巴文化肌理浑然天成,化作文旅融合的鲜活注脚。

如果说巴河浪涛是文化的“动态注脚”,恩阳科普大视界的大巴山影像记忆馆,则是文明的“时光胶囊”。

踏入场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蜀道·千年米仓图》,气势恢宏,再现了米仓山的雄伟,精心陈列的影像作品展示了大巴山多元文化的交融。观光的游客由衷赞叹这些陈列品所折射的文化内涵。

“看这棕编仙鹤的羽翎,比真鸟还灵动!”游客吴梦溪感叹。竹编做工精巧;傩面具造型夸张,形象生动;叶雕工序复杂却做工精细……这些小物件将古时候巴人衣食住行、生产生活、风土人情、民间艺术等充分展示出来,再现巴山淳朴厚重的风土人情。

据场馆负责人介绍,大巴山影像记忆馆通过多媒体、互动科技以及经典传媒展品的结合,引入数字化技术,使昔日的光影得以重生,生动展现“光影”和“数字”在科技发展中的双重力量,帮助观众理解科技背后的文化价值,感知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体验者更加深刻地认识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游客王女士感叹:“原来文化传承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触摸、能互动的活着的历史。”

从巴河赛道的浪花到数字展馆的光束,巴中正在书写“传统文明现代化表达”的解题范式:体育赛事为古老江河注入青春脉动,科技力量为千年文脉装上“数字引擎”。

3 在时代浪潮中续写巴文化新篇

巴河潮起,文脉奔涌。从2002年首届巴人文化艺术节敲响青铜编钟,到今日第十二届举办,这项持续22年的文化工程,早已超越地域局限,从巴中一地的文化“节日”成长为泛巴区域的文化“品牌”,让巴文化从大巴山褶皱里的隐秘瑰宝,蜕变为辐射全国的文化地标,在推动整个泛巴区域巴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年间,十一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如文明年轮,刻下传承密码。

巴文化研究院、石窟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应运而生,9个社会团体深耕细作,《巴中历史文化探微》等数十部专著剖开文明肌理;

从单一文化展演到“文化交流+经济合作+文旅融合”三位一体,巴人文化艺术节携手泛巴区域搭建共享舞台,让米仓道的茶香与嘉陵江的涛声共振;

《巴中市“六个一”文艺精品奖励办法(试行)》如催化剂,催生扬琴《蜀道》、舞台剧《巴山夜雨》等破圈出彩,让文化基因在艺术熔炉中淬炼成金。

当“巴山夜雨”的诗意邂逅新时代的浪潮,巴文化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从岩壁上的原始符号,到赛场上的激浪飞舟,巴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巴中正以文化为笔、以创新为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华章。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光雾山巅,巴山大地上的文化传承者继续书写着文明赓续的故事——这不仅是古老文明的现代转译,更是一个城市在文化自觉中寻找的精神原乡。在这里,上千年的文化血脉,正化作新时代砥砺前行的澎湃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电话:0827-5260702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大道广福街2号
网站标识码:5119000013蜀ICP备2021008191号-2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