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克制!文明参观才是爱熊猫的正确“打开方式”

发布日期:2024-06-11 14:52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字体:  

大熊猫“福宝”将于12日与公众见面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不过,在发布这一令人期待的消息的同时,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9日还发布了一则不文明行为通报。据通报,自4月3日“福宝”回国到神树坪基地隔离检疫起,一名微信视频账号为“小朱接熊猫”的主播,长期利用民宿阳台、基地周围高地等对神树坪基地隔离检疫区、办公科研楼、繁育园等非展区进行直播。其间,基地及相关部门多次对其进行劝告无果。鉴于该主播长期以来的直播行为已经干扰了基地管理安全秩序,并违反了《卧龙神树坪基地文明入园须知》有关规定,该主播将被列入终身禁止到熊猫中心各基地参观名单。

三名游客因参观时发生纷争冲突被终身禁入

此次除了通报一名主播违规直播行为,该中心还通报了一起其他不文明行为。据通报,今年5月3日,游客孙某某、张某、杨某在卧龙神树坪基地因个人言语纷争发生肢体冲突等行为,严重扰乱园区秩序,造成社会不良影响,三名当事人将被列入终身禁止到熊猫中心各基地参观名单。

两名游客因违规投喂大熊猫被终身禁入

事实上,近两年来,游客因不文明行为被终身禁入大熊猫相关参观场所的案例时有发生。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官方通报,今年4月先后两名游客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参观时,违反基地管理规定,分别是4月17日,一名女性游客向盼盼园大熊猫室外运动场投掷饼干,4月15日,一男子盗采园区新发竹笋并投进蝶泉园大熊猫室外运动场。这两名游客均被列入终身禁止到熊猫中心各基地参观名单。

今年2月12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通报,一男子当天在熊猫基地参观时,向江月馆室外活动场内投掷物品,鉴于该男子的不文明参观及对大熊猫可能造成危害的行为,禁止其终身再次进入熊猫基地(含熊猫谷)参观。

违规投喂大熊猫 当事人被终身禁入熊猫谷

私自投喂大熊猫,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去年五一期间,在四川成都的熊猫谷内,也有游客拍到了一段随意投喂大熊猫的视频。视频显示,尽管游客们都在叫着大熊猫的名字,但是熊猫还是把玉米芯吃掉了,这名投喂玉米芯的游客也遭到了在场游客的指责。

游客投喂大熊猫玉米芯事发后的第二天,熊猫谷就在景区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通报。通报显示,经饲养员第一时间检查与观察,被投喂玉米芯的大熊猫身体情况正常无异样。而投喂者罗某某,因为她的不文明参观和对大熊猫可能造成危害的行为,被终身禁止再次进入事发景区参观。

旅游不文明行为 经审定将被纳入“黑名单”

据了解,大熊猫的饮食有严格的标准,私自投喂可能会对大熊猫造成伤害。针对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不文明行为,2016年实施的《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予以了明确规定,按照规定,对于实施了此类不文明行为的游客,经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评审委员会审定,将会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游客若对动物造成伤害 该担何法律责任?

除了被纳入“黑名单”或受到相应的禁入处罚,如果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对动物造成了伤害,又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呢?

专家指出,如果因为投喂等不文明的行为导致动物受伤甚至死亡,实施这些行为的游客很可能会因为侵权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除此之外,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还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你随便去侵害动物园里面的财产,动物受到伤害甚至死亡的,那要赔偿的,这是民事责任。那么在一个公共场合之下,在一个大家都能进入的公共区域里面,你从事这样的行为,一个违法行为,这本身也是治安处罚法的管理范围。严重的话,可能要受到警告、拘留、罚款等相关的行政处罚措施。动物它分为好多种类别,那么一方面就是野生动物保护法为基础。有一些珍贵动物,濒危动物,那么对这些动物的伤害,有的严重的会致死的,这个最严重的话,上升到一个刑事责任。

不要喧哗 不要投食抛物 请文明参观

在参观大熊猫时要注意什么呢?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提醒:首先,参观大熊猫景区时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拍打玻璃,拍照时不要开闪光灯,更不要向熊猫圈舍投食或投掷物品。在此也呼吁大家,文明参观,如果喜爱,要保持克制。如果不爱,也请莫伤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电话:0827-5260702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大道广福街2号
网站标识码:5119000013蜀ICP备2021008191号-2
川公安备案5119020200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