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浪到破圈,端午“龙舟热”为四川再添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4-06-11 14:51信息来源:川观新闻 【字体:  

在响彻嘉陵江两岸的擂鼓声中,6月10日,2024年四川省“百舟竞渡迎端午”集中展演活动在广安市武胜县拉开龙舟竞渡的帷幕,成为今年我省端午节假期的文化活动重头戏。

江上穿梭破浪的龙舟,既载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也载着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希望。这个端午节假期,纵观席卷四川多地的“龙舟热”,创新热潮进一步延伸到岸上的商圈、景区等处,在端午民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接口”,与“夜经济”、数字技术、体验式经济等兼容,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根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计,端午节前后,省内各地围绕“粽香巴蜀 百舟竞渡”这一主题,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达到700余场次。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在社交媒体持续刷屏的龙舟竞渡。

今年端午节假期的“龙舟热”,相比往年具备了更多有利条件。“端午节假期,恰逢6月8日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正逢高考,是即将转入暑期黄金旅游季的重要节点。”成都市文广旅局机关党委书记郭德刚这样解读今年端午节的丰富背景。

“会长和副会长都‘撒’了出去,这几天都在参加全省的龙舟赛事的现场指导。今年仅协会参与举办的端午节假期的龙舟赛事,就有10余场。”四川省龙舟协会秘书长王忠艳介绍,地方政府今年对于龙舟赛事的热情颇高,前期多个市(州)频繁与协会对接筹办细节。端午节假期,四川既有强调竞速的龙舟赛事,也有各地组织的以龙舟为主题的体验类活动,给群众提供了丰富的过节选择。

“从文化角度也可以解释大家的热情,龙年赛龙舟,本身就是很好的寓意,群众假期出游也对赏龙舟这类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擦亮地方文旅名片和发展休闲观光经济的好时机。”王忠艳解释。

既有对龙舟的热情,也有差异化经营的思维。拉长时间线来看,端午节假期之前,四川多地已经有龙舟赛事活动开展,2024年“川渝陕”龙舟邀请赛暨“划遍四川”通川站赛事、2024第二届黄龙溪端午龙舟大赛等活动率先和观众见面。从龙舟赛事及相关活动的类型来看,既有2024年中国龙舟公开赛(四川•德阳站)这一老牌国家级赛事的落户,也有成都东部新区2024首届成渝龙舟大奖赛这类本土原创赛事活动,延续多届的阆中古城嘉陵江龙舟赛、新津龙舟赛等市民耳熟能详的传统品牌赛事活动也没有缺席。

“整体来看,省内各地依托自身特色,在不同的档期先后举办龙舟赛事活动,没有完全扎堆端午节假期,有前期的小高峰和端午期间的大高峰,打出的也都是各地的‘特色牌’,让‘龙舟热’的持续周期更长。”王忠艳总结道。

龙舟泛起的浪花不仅划破水面,也在岸上激起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回响。

龙舟赛事一般在白天举办,而从龙舟延伸出的特色活动安排,增添了更多夜色的魅力,叠加了多种消费场景,成为多地助推“夜经济”的新发力方向。

在成都,“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宣传活动首次开设水上与水岸双重演绎舞台,邀请游客在星河点点的锦江岸边接龙赋诗。在内江,2024内江第十二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博览会暨内江市第六届运动会首次在晚上举办开幕式。在南充阆中,端午节当晚,嘉陵江上将举行“祥龙巡江”活动,100米长的定制龙舟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吸引游客。

“今年的活动与往届有很大的不同。”内江市政府副秘书长周宁介绍,内江安排了夜啤酒大广场、“甜味+”食品展销、“甜蜜甜城”系列主题文艺演出等活动,希望丰富市民和游客的夜生活,进一步激活“夜经济”,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体育经济与价值管理分会副秘书长付群看来,强调休闲性、观赏性的运动本身具有吸引人流的特点,关键要在“门票经济”之外打造好“流量经济”的入口,用体旅融合、体商融合等新场景吸引消费者。

龙舟正是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流量入口。一方面,多地出台促消费政策增强引流能力,成都、绵阳、达州等地在端午节假期发放文旅消费券,并配套景区降价、免门票等“真金白银”优惠措施。另一方面,以端午民俗为核心的新形态的文旅体验项目接连涌现,增强消费场景的黏性。

武胜县就在上述展演活动的基础上,配套开展无人机灯光秀、民俗集市、草地露营音乐会等系列活动,吸引游客驻留。根据当地测算,展演活动预计吸引游客及群众近30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1100余万元。

成都市新津区在龙舟赛事期间的“岸上功夫”同样颇为用心。“我们在新津南河两岸配套开展五津灯谜会、非遗集市、街头音乐会、美食集市等特色民俗活动,旨在打造集游、食、展、赛、演等多元特色于一体的龙舟盛宴。”新津区副区长王波介绍。

以龙舟为圆心,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探索向外破圈,让“龙舟经济”不断完善。“在端午节期间,全省各地组织包括龙舟活动在内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节会搭台、文旅唱戏的形式,激发文化、体育和旅游消费潜力,也将为文旅经济发展挖掘新的增量空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电话:0827-5260702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大道广福街2号
网站标识码:5119000013蜀ICP备2021008191号-2
川公安备案51190202000253号